新聞資訊
news6月底,一群懷揣電力夢想的輸變電外業終勘隊員們,在平均海拔超4300米的藏地高原奮力前行,他們正在為西藏藏中至昌都500千伏第二通道工程建設譜寫新的篇章。這是繼2020年開展拉薩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終勘定位之后,電網人再一次登上世界屋脊。
整合資源,提升效能
—程沿線均為崇山峻嶺,滿眼盡是懸崖峭壁。公司負責的包4段起于500千伏忠玉換流站,止于500千伏邊壩變電站,線路全長121公里。工程地處西藏那曲市嘉黎縣、昌都市邊壩縣,沿線海拔3300—5400米,線路所經處整體坡度多在30—40度之間,部分地段大于60度,從下車再步行到塔位,水平距離1公里,而地形高差往往大于1公里。本標段也是整個藏中二通道工程中地勢最為險峻、定位難度最高的標段。
面對工程進度緊迫與人力資源緊張的雙重挑戰,公司領導高度重視,制定積極尋求外部合作,引入社會外援的措施,確保外業安全和設計進度。項目組將本次終勘定位任務分層分類,由處室技術骨干擔任現場設計負責人,開展選線排位工作。終勘外業團隊由部門具備多次西藏高海拔線路工程實戰經驗的技術骨干組成,對于個別特殊困難塔位,引入專業的西藏戶外登山向導提供協助,輔助外業隊員開展危險地段的攀爬。此舉顯著提高了電網技術團隊的工作效率,有效減輕了艱巨工程任務與人力短缺的雙重壓力,為定位工作的穩健前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披荊斬棘,勇攀高峰
無懼峰險行難至,凈土梵天志氣高。執行任務時,終勘隊員面臨的是極端惡劣的自然挑戰。線路穿越崎嶇地形,他們不得不手腳并用,在陡峭山崖間艱難前行,時刻面臨跌落的風險。加之部分路段林木茂密,隊員們需一路斬斷荊棘,開辟前行之路,其間還得忍受蚊蟲侵擾與枝蔓劃傷,同時警惕林中潛藏的毒蛇猛獸。在古樹危巖、荒無人煙的險峰上,沿途危崖兀立,一路濕滑難行,稍有不慎就會墜落;面對這樣的惡劣條件,終勘隊員們做好安全措施,相互提攜,勇攀高峰。
風搖草色,日照松光;雨晴云淡,山高水長。只有不畏路途艱險的跋涉者,山川才會回饋最奇絕的景色。當測量儀器在山溝深處遭遇信號盲區時,測量專業迅速響應,部署多臺基站,猶如搭建起一座座無形的橋梁,通過信號接力,巧妙地完成測繪作業;當攀上陡崖卻無法立足時,終勘隊員就手拉著樹枝或背倚著樹干保持終勘作業穩定。因難見巧,愈險愈奇;唯其艱險,方顯勇毅。終勘組員們團結一致,共克時艱。大家懷揣著良好的心態,堅定不移地朝著目標前進,有條不紊地完成當天的既定任務。每天踏勘歸來,盡管疲憊不堪,匆匆扒拉幾口飯菜,便又聚在一起,熱烈討論,優化調整路徑,細致整理資料,精心制定后續的工作方案。
山高路遠,沐雨櫛風
每日晨光熹微,外業組整理好設備,背上行囊,開展一天的終勘作業。高原上的天氣瞬息萬變,有時在山下還是晴空萬里,等爬到半山時,突然就下起雨來。沒過多久,烏云就又散去,又見藍天白云。每基塔位電氣專業都精挑細選,仔細斟酌;結構專業根據不同地形地貌配置塔腿和基礎,有針對性地采取環水保措施,做到因地制宜的差異化設計;各個專業緊密配合,在奮力拼搏中體現著各位中勘隊員的責任與擔當。
在忠玉開關站出線段,山林茂密高聳,地勢險峻,高差一千多米的大山橫亙在兩河之間。為了盡量一次性完成這座山上的塔位,終勘隊員們早上六點天剛微微亮就出發,到晚上八點才定完塔位準備下山,等全部隊員下山后已是第二天凌晨三點半。當晚氣溫低至零度,皓月當空,清輝照耀下草木如凝霜一般,山谷間遠遠傳來水流激蕩的轟鳴聲以及外業隊員們互相提醒注意安全的話語。伴著江上清風、山間明月,下山的隊員們每人戴著頭燈,在山林間穿梭時遠望如星星點點,閃耀在這片神奇的雪域高原。
砥礪前行,鑄就卓越
在雪域高原的跋涉征途中,外業隊員們身后一直有公司的全力支持。針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可能的突發事件,公司和部門領導高度重視,針對現場情況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預防和應對措施,全面保障項目現場員工的安全。
終勘定位期間領導多次來到現場蒞臨指導工作,慰問奮戰在一線的項目團隊成員,并對工程進度、遇到的困難、安全執行情況等各方面內容進行了詳細了解。為確保每一段路徑都經得起推敲、每基鐵塔都經得起檢驗,公司還專門邀請了西藏屬地施工經驗豐富的技術專家親臨一線踏勘指導。對重點塔位逐基核實,針對后期施工、運維可能遇到的困難提前分析研判,制定對應措施,將安全保障落實到位。
后記
我們堅韌不拔,無懼山水之遙;我們勇往直前,無畏艱難險阻。用青春織就銀線,以汗水凝聚塔基,電網終勘隊員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在雪域高原上高水平打造國家清潔能源基地,繪制一條條電力“天路”,為西藏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