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news2025年6月,全球目光聚焦中亞,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成功舉辦。峰會期間,中國能建參與了多場主題活動并簽訂了一系列新能源領域重要合作協議,進一步鞏固了在中亞綠色能源市場的領先地位。而在中亞地區的另一個重要國家烏茲別克斯坦的西南荒原上,一望無際的“藍色海洋”正源源不斷地輸出綠色電力,中國能建投資建設的烏茲別克斯坦1GW光伏項目(以下簡稱烏茲光伏項目)迎來了全容量并網一周年的重要時刻。
從一枝獨秀到多點開花
6月28日,布哈拉,傳說是智者阿凡提的故鄉,一場簡約喜慶的紀念儀式正在中國能建光伏電站舉行。來自當地州、區政府和主流媒體、高校及社區代表等各界人士匯聚一堂,與中國朋友共話烏茲光伏項目并網一年來的新發展、新變化。就在前一天,當地的中學生剛剛來到光伏場站開展現場教學,讓偏遠地區的孩子們走進新能源電力的奇妙世界。而這樣的企業開放日活動,在中國能建的海外項目上已經成為常態。
企業開放日現場
烏茲光伏項目由卡什卡達里中國—中亞峰會500MW電站和布哈拉州500MW電站組成,是2023年5月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后,中資企業在中亞地區投資建設的首個大型新能源項目,也是“一帶一路”背景下中資企業在中亞投資建設的單體最大光伏項目。作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標志性工程之一,烏茲光伏項目于2024年6月順利實現全容量并網,創造了令人矚目的“能建速度”,獲得米爾濟約耶夫總統等烏茲各界人士的普遍贊譽。
在“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除烏茲光伏項目,中國能建還在烏茲別克斯坦陸續投資建設了一系列新能源電力項目,包括已經投運的儲能一期兩個項目,正在建設的儲能二期兩個項目,即將開工的儲能三期四個項目和納沃伊光儲一體化項目,創造了中資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單一國別新能源項目群建設的新紀錄。這些新能源項目廣泛分布于烏茲別克斯坦的各個區域,見證了中國能建大步“出海”的新成果,也成為中資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縮影。
從藍海掘金到綠能普惠
在烏茲別克斯坦的2030戰略中,綠色能源轉型被明確定為國家目標。“中國是能源轉型和構建綠色經濟中至關重要的伙伴”,烏茲別克斯坦能源部長茹拉別克·米爾扎馬赫穆多夫如是說。中國能建在新能源投資和建設領域具有雄厚的實力和豐富的經驗。落子中亞,深耕烏茲,助力中烏兩國進一步深化新能源領域等產業合作,中國能建在海外綠能開發的路上大步向前。以烏茲光伏項目為例,每年可提供綠色電力24億度,滿足400萬居民的電力需求,在有效緩解當地電力短缺問題的同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40萬噸。
項目現場
而在上述綠色發展數字的背后,是當地居民實實在在的獲益和直觀真切的感受。地處常年干旱生態環境脆弱的隔壁荒原,光伏場站建成后,植被明顯增加,周邊區域風沙減少,生態修復正在一天天地取得進展。“鳥類、蜥蜴數量變多了,陸龜越來越常見了,就連狼群的規模都變大了。”當地居民鐵木爾欣喜地表示。事實上,中國能建在保護當地野生動物方面一直在努力,光伏場站中烏雙語的動物保護標識時刻提醒著人們,自然的恩賜應該由人與動物共享。
從民心相通到文化相融
烏茲光伏項目在建設與運營期間,為當地提供約1600個就業崗位。正在光伏場站現場進行除草和清鳥糞作業的當地村民兀魯伯在談到中國能建光伏項目時難掩喜色,“我的兒子去年在這里參加了項目施工建設,收入得到明顯提高。沒想到今年我也能在家門口找到工作,感謝中國!”而受過良好教育的查洛斯姐妹倆透過中國能建的校園招聘平臺,雙雙進入中資企業工作,或是留在父母身邊,或是來到首都追逐夢想。像查洛斯姐妹一樣的當地雇員,在中國能建還有很多很多,越來越國際化的中資企業瞄準屬地化經營,為當地人民提供了更多圓夢的機會。
在中國能建海投公司所屬的中亞能源公司,不足百人的團隊中,已經有中國、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伊朗等六國員工,其中烏茲員工占比超過了一半,大家精誠合作,相處融洽,共同在充滿希望的烏茲和中亞實現各自的人生理想。英語和俄語成為日常交流語言,中國留學歸來的當地員工諾德利更是成為了“漢語課堂”上最受歡迎的兼職老師。被評為中國能建優秀外籍員工的拉諾年初受邀到中國參訪,回到烏茲后一遍遍地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講給同事們聽。走出去、走進去、融進去正在成為中國能建跨文化管理和融合的生動實踐,去中國走走、到總部看看已然是屬地員工的共同心愿。
未來,中國能建將繼續深耕烏茲別克斯坦,持續重視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通過全面提升ESG管理水平,打造“一帶一路”沿線受人尊重的負責任中資企業品牌形象,持續講好構建新時代中烏命運共同體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