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news濱海欽州,貫連東西;環城通衢,樞紐八方。
6月26日,在荔枝之鄉——廣西欽州,欽州北過境線公路(又稱欽州繞城高速公路)正式通車。公路蜿蜒穿行于山丘、稻田、荔枝林中,連接蘭海,溝通賓欽,橫跨平陸運河,在北部灣經濟發展的浪潮中劃出一道壯美弧線。
這條長約42.7公里的“巨龍”橫貫欽南與欽北,承載著北部灣經濟區高質量發展的雄心,終結了欽州“零環城高速”的歷史,打通了“中國-東盟水鐵聯運第一港”的經脈,正在重塑欽州的未來。
修一條路 出一項精品工程
欽州北過境線公路是廣西實施國家戰略《廣西高速公路網規劃(2018—2030年)》中12條過境線之一,起點位于欽南區黃屋屯鎮S60合那高速與G75蘭海高速交叉處米標樞紐,橫跨平陸運河,自西向東串聯起黃屋屯鎮、大垌鎮、平吉鎮、久隆鎮,于菠蘿坪西南S43六欽高速相接,是欽州市首條環城高速公路。
據了解,欽州北過境線公路由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投資建設,總投資56.46億元,全長42.683公里。公路主線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化建設,設計時速120公里,路基寬度26.5米,全線共設置互通樞紐6處、收費站4座、服務區1處、管理分中心1處,主線橋梁42座,包括茅嶺江大橋、黎欽鐵路分離式立交橋、欽江特大橋等關鍵控制性橋梁,橋梁占比21%。
“我們要建設一條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百年精品優質工程,讓這條路變成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人文交流的致富路、幸福路、振興路、生態路。”中國能建葛洲壩一公司欽州北總承包項目部黨支部書記、常務副經理陳志偉說,自2022年6月項目主體工程建設初期,項目部就錨定“品質工程”“綠色公路”目標,以“嚴要求”為主線,著眼項目建設現場“小處”和“細處”,從信息化管控、科技創新和生態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面入手,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我們嚴控質量,構建質量管控體系、嚴格材料源頭管控、實施樣板引路,施行三檢舉牌驗收制,施工質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各施工人員層層把關,為工期質量上了一把安全鎖,開了一扇透明窗。”欽州北總承包項目部安全總監代興師說道。工期和質量安全很多人覺得是此消彼長,但是項目部用行動告訴大家“工期和安全質量可以兼得”——曾在項目通車沖刺關鍵時期,總承包項目部黨支部組建“黨員先鋒隊”和“青年突擊隊”,采用人修機不休連續作業,增加人員、機械設備數量,用時85天完成前21公里瀝青攤鋪重任。竣工驗收時,欽州北過境線公路瀝青路面平整度標準差控制在0.8毫米以內,滲水系數低于100毫升/分鐘,厚度合格率達100%。
空氣能爆破、BIM三維立模、硬巖樁基機械成孔技術等施工技術創新,都為欽州北過境高速公路項目四年建設之路如虎添翼——“茅嶺江土質松軟,雨季時間長、汛期多,河床泥沙較多,深樁基涉水施工系數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對技術和設備都是極大的考驗……”欽州北總承包項目部總工程師朱燕飛解釋說,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項目團隊預先制作BIM模型,反復研究、試驗,最終因地制宜提出優化水中墩施工方案,確保了施工期間零風險、零事故、零傷亡……據統計,項目建設期間,技術團隊先后實現較大技術優化6項,設計優化30余項,參編行業級技術標準1項、企業級技術標準1項,獲得行業級科技獎項5項。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欽州北總承包項目部黨支部副書記許文祥表示,真抓實干是中國能建葛洲壩人在欽州四年攻堅的答卷!
護一條路育一片綠水青山
黃昏時分,驅車行駛在欽州北高速公路上,穿越欽北區平吉鎮、大垌鎮時,公路兩側綿延萬畝甘蔗田、香蕉林青翠,丘陵緩坡點綴著桉樹林與相思樹群,紅樹林濕地映碧波,落日熔金,白鷺歸巢……這不是喧囂的車流,是北部灣的生命律動。
建設過程中,如何最大限度減少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成了欽州北過境公路項目建設中的頭等大事。
“我們將綠色元素同項目建設實際進行深度有效融合,努力打造一條生態文明之路,用心用情守護好欽州的綠水青山。”欽州北總承包項目部生產副經理黃坤朋介紹,在抓主體工程施工的同時,嚴格按照“排水、防護、綠化”先行理念,規范臨時用地的使用和恢復,確保臨時用地復墾、棄土場土質恢復與實體工程施工同步實施到位,打通了綠化美麗高速建設的“關鍵經脈”。
黃坤朋表示:“施工過程中,我們還采用透水瀝青與生態邊溝,實現雨水徑流凈化回灌農田;預留隱蔽式涵洞,供小型獸類穿越公路,減少生態割裂;為百年榕樹讓道,形成‘一樹一景’文化地標;邊坡覆綠采用蟛蜞菊+木豆組合,設立立體綠化屏障等等貼心‘小心機’,終于打造出了一條‘四季常綠、三季有花、景中有路、路中有景’的新型綠色環保高速公路。”
護一條路,育一片綠水青山。極目遠眺,欽州北過境公路宛如一條巨龍向前蜿蜒,與沿途的青山、田野、村落等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這不僅是一條交通動脈,更是一條鑲嵌在北部灣綠脈上的生態畫廊。
通一條路 造福一方人民
路是遠方,通達萬里;路是發展,引領經濟騰飛。
6月26日,欽州北過境線公路順利通車投入運營。“這不是終點,而是起點!”欽州北過境線公路項目公司總經理高學彥表示“項目通車后,不僅結束了欽州“零環城高速”歷史,增加了北部灣核心區的內部連接通道,減少車輛繞行,改善欽州市的公路交通狀況,還高效串聯起G75蘭海高速、S60合那高速及S43六欽高速,實現多方向車流轉換,對加速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落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開發升級具有重大意義。”
一環通全域!北部灣,中國西南最便捷的出海港灣,是廣西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和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港口。在這里,欽州北過境線公路的通車,解決了蘭海高速擁堵問題,貨車進出港原本需要的2.5小時壓縮至1.2小時,港口吞吐效率提升30%;公路平吉鎮出口的萬畝智慧果蔬基地實現了“晨摘午達”,供港蔬菜份額占廣西40%;不斷崛起落地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東盟合作圈、樞紐聯動產業園,都見證著欽州北投入運營后產生的蝴蝶效應。
“為了把這條路運營好,我們在運營中加入了自動化無人發卡系統、無人機自動巡航、無人大型邊坡自動化檢測系統。”據欽州北過境線公路項目公司總工程師望紫云介紹,4K攝像頭+紅外熱成像儀的自動巡航無人機,可以幫助項目團隊監測沉降、邊坡位移等隱患,且單次飛行可巡查10-20公里,效率是人工的10倍;在欽江特大橋等關鍵部位配備國內領先的智能化健康監測系統,實現橋梁結構、環境、荷載全天候“體檢”;設置大型邊坡無人監測器,可在暴雨、夜間等高風險時段提前2-6小時預測險情,保護司乘安全……
“未來,我們還將探索輕量化高精度道路智能巡查與檢測、智能化養護管理、無人等機械化、自動化、無人化、少人化管理,更高效、更快捷、更安全地做好運營管理服務。”欽州北過境線公路項目公司總經濟師李美華表示。
一條路,興旺一個地域;一條路,造福一方人民。1000多個日夜櫛風沐雨,42.683公里砥礪前行,3000余名參建人員以工程機械作筆,瀝青砂漿為墨,山河大地為卷,描摹了一幅濃墨重彩的生態畫。